兔子脑炎是传染病吗?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肠炎(RVT)是由该病病原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 【病原】 RhV属DNA病毒正单链RNA病毒科,基因组为线状,长约125kb,有5个开放性读码框架(ORF)。
根据血清学和遗传学分析,目前已知的有A、B、C、D和E等5个基因型,我国主要流行A型和B型毒株。
该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紫外线、甲醛、过氧化氢、氯制剂、乙醚等都能杀灭该病毒,但高温和酸碱环境对其均有抑制作用。 该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动物均可作为自然保存宿主或中间宿主,可通过直接接触(包括伤口感染)而传播。病鼠是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伤口和胎传也可能发生感染。
病鼠排出含病毒的粪便中可存活40d以上,污染饲料和环境后再经口腔进入消化道可造成传播,也可由带毒的动物爪子、尾巴等部位所携带的灰尘、泥土等直接传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易感动物均能感染该病,但主要以3~8周龄的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病毒的传播速度显著降低,高于此温度则病毒能够快速传播,故冬季的发病高峰比夏季明显。
本病一般呈良性过程,即使不经治疗也可自行恢复,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肿瘤病人、老年人和婴幼儿等,发病后症状严重,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7d,平均4d。
典型病例可见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有的病例可无发热。病兔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渴欲增加,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呈稽留现象。
腹泻为黄色或灰白色,含有粘液,每日排放量为50~60ml,严重者排出黏液样粪便,量多,腥臭,色黑。病兔脱毛,皮肤弹性变差,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呼吸急促、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后期四肢发凉,反射减弱,麻痹,最后昏迷死亡。 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不超过3d,重症者不足2d;慢性病例持续1周以上。
死亡率为50%~100%,哺乳仔兔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多不发病,但如果母兔感染,也可以通过乳汁使仔兔被感染,待抗体水平下降后,仔兔易患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