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冒浓怎么办?
用双氧水(药店有售),清洗外耳道(注意不要弄到眼睛里) 去医院让医生处理比较稳妥。 自己不要乱掏。因为耳朵里有鼓膜,乱掏可能造成鼓膜外伤甚至穿孔。这样会影响听力。 建议去医院请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帮忙清理。 如果经常流脓,应检查是否有中耳炎及外耳道湿疹,如果有炎症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外耳道湿疹,应该避免接触诱发因素,积极治疗。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感染性病变。
临床表现主要是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如果细菌侵入脑内还能引起脑膜炎。 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患耳分泌物增多,初为浆液渗出,以后逐渐转为痂皮或鳞屑,局部皮肤变厚、粗糙。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头痛、头晕、面部浮肿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也会导致耳朵流水,如药物中毒、噪音损伤等。所以一旦出现耳朵流水千万不要害羞,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穿耳洞后如果出现流浓,第一个办法,用的比较广泛也比较好用的是用棉签蘸75%的酒精,来擦拭增生的肉牙以及流出来的浓汁。第二个办法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上20毫升的注射用水,然后浸泡消毒棉球,同样可以用棉签蘸药液后擦拭流浓及增生的肉牙,也可以把浸泡了药液的消毒棉球按放在耳垂的耳钉下面,起到局部的持续浸泡的作用,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穿耳洞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用手频繁的去触摸,减少细菌的感染。
第二、尽量避免耳朵与头发的接触,减少耳钉与头发的摩擦,避免摩擦以后产生分泌物的增加。
第三、避免佩戴一些比较硬或者是有棱有角的耳钉,这些耳钉不容易与伤口相吻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的加重。
第四、尽量佩戴一些黄金或者是不锈钢的耳钉,减少与伤口的摩擦。
第五、尽量避免经常反复的拔耳钉子,减少伤口的刺激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