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很危险吗?

刁利娟刁利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条微博留言,来自一个刚打完疫苗不久的妈妈 @林小喵: 昨天带宝宝去打乙肝疫苗第三针(第二针接种一周后),本来之前预约的是下午2点半,结果上午10点多就到那里了,人不是很多!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接种,在观察室观察了半小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为国产疫苗点赞! 关于注射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网友留言说自己注射后发烧,我女儿两次注射都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有出现大家所说的发烧症状,所以我觉得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

我是非常赞成给宝宝注射疫苗的,因为疫苗是防治疾病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不过疫苗也会有一些副反应,这都属于正常,不用过于担心。 那么,疫苗副反应都会有哪些呢?一般可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性反应两种。

常见于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发生,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

少见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局部出现皮疹、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呼吸困难,以及高热、寒战、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这些大多在接种后72小时内发生,须及时就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注射免疫球蛋白,应至少在半年内避免接种含有活疫苗的制剂,如破伤风类毒素、狂犬病疫苗等。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目前一些疫苗需要接种多针,疫苗接种后,医生通常会要求受种者留观30分钟以上,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虽然我国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很低,但并不表示疫苗不良反应风险极低或者不存在。为此,我们应做好日常防护,减少发病机会;一旦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采取适当措施。

束轩文束轩文优质答主

从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预防接种工作日趋规范化,加上新疫苗的质量提高,发生异常反应的几率比较低,不要过分担心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要认识到预防接种是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接种的目的与可能发生的异常反应是不矛盾的,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才能正确衡量预防接种效果和异常反应间的利弊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预防接种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2005年实施的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加强预防接种管理、保障预防接种质量和疫苗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异常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在此前提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数量有可能上升,这些情况并不矛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