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滴虫有潜伏期吗?
犬滴虫病 是由犬滴虫引起的寄生在犬的小肠中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多见于幼龄动物,常呈地方性流行。成虫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左右;形态呈圆柱形,淡红色或粉红色;有3个节段,前端稍尖,后端钝圆,中央有一纵裂膜片,内含有色素和脂肪质。虫体附着在小肠黏膜上,以吸取营养,当虫体接触犬的唾液时,即可排出体外,在粪便中存活数日至数月,随粪便排出时仍具有传染性。
犬可通过间接接触或通过摄入被患犬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而感染本病。因此,应严格将患病的狗与未患病狗分开饲养。
一般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有时可出现腹泻及便秘交替的症状,并逐渐消瘦。当虫体密集时,可引起小肠炎症性改变,造成肠壁坏死、溃疡以及出血等症状。有时也可引起全身衰竭、贫血、发育不良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显微镜检查粪便中找到犬弓首蛔虫卵或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 1.丙硫咪唑是首选药物。成犬剂量为70~80mg/kg,内服一次便可达到杀虫目的。 2.左旋咪唑也是一种较好的驱虫药。成犬剂量为35~40mg/kg,每日服一次。
3. 甲苯达唑也是常用的驱虫药之一,对寄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组织内的幼虫及幼虫期幼虫无效。其具体用法是每千克体重20~50mg,一次内服,每天服两次,连服两天为止。
预防措施: 应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定期给犬进行驱虫,一般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每次驱虫前,应注意观察粪便情况,待找到虫体后再行驱虫。